失業台灣人完結篇

兩個月前,講了一個失業台灣人的悲慘故事,完結篇終於來了!

創立了自己的 hacker house 後,我找工作的心態有很大的改變。反正也找不到麻,不如不投了,致力於學習和長期規劃,因此後來心態和大部分在找工作的同學的心態完全不同。他們想要找到工作,但我們想要完備我的們職涯發展。當他說:「我先找到工作,我就可以成為一個好的工程師。」,我們說:「我們要先成為好的工程師,工作就會自然找我們了。」我們家以學習為核心,六顆鼻孔,一個鼻孔出氣。

確實,事後證明,我們都不需要海投1000分履歷,工作來找我們。

我想,害怕失業,怕的不是沒工作本身,而是生活的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慌,財務不穩定、美國 90 失業期限壓力、不知道未來何去何從的自我懷疑、生活失去重心……找到工作或許真的能夠緩解這些害怕,但是我們家反向思考,人生本來就會崩塌的時候,與其找到最快的方法逃離,為什麼不練習面對它,培養一無所有時,能夠重頭來過的勇氣和自信呢?

我們家叫這則信條:從 0 到 1 的肌肉 (0 to 1 muscle) 。

於是我們的 OKR 設定都不是投幾分履歷,得到幾分面試,而是全方位學習擴張。練習找到自己的志業 (How to do great work)、學習最新的 LLM 工程科技、找到可以學習的人脈。我的室友真的太厲害,他的 cold email 居然可以高達 60% 的回覆率,另一個室友可以要求新創們付超高的時薪面試他。當現在的公司告訴其他同學,來免費工作一個月,我再決定要不要讓你轉正的時候,我這輩子還沒有遇到有人面試還跟公司收錢的。而如果想知道我找到工作的經過,就得等之後說說初出茅廬亞洲少女 PK 縱橫沙場中年老白人的搞笑故事了 😉

這段時間,大概這輩子是自信與成長最快的季節。沒有拿到 Meta return offer 的失業台灣人雖然看起來很倒霉,但是如果可以用這些東西換來,從 0 到 1 的自信和能力,一輩子受用無窮,其實是賺到的台灣人吧!

如果想看我學到什麼,可以看:What I Learn From Building My Self Learning Community

--

--

Responses (3)